“两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安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2025-10-30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创新链和产业链的融合发展,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产业创新,要守牢实体经济这个根基,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持续推动传统产业提质增效,积极培育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不断壮大优势产业链群,新质生产力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工作成效

(一)现代产业体系提能发力

一是工业门类齐全。安康目前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207个工业中类中的107个,占比分别为85.4%、51.7%,规上工业企业共计744户。

二是能级持续跃升。“十四五”时期安康工业量增质升、稳中有进,2025年上半年,规上工业增速7.2%。安康丝绸等五大传统产业加速向新型材料、富硒食品两大千亿产业集群和秦巴医药、毛绒玩具、交通装备、消费电子、数字经济等重点产业链迈进。

三是政策保障有力。大力实施绿色工业等5个倍增计划和预制菜、毛绒玩具产业2个倍增行动,石泉预制菜、旬阳新材料、汉滨纺织服装和汉阴新材料入选省级特色产业集群,绿色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二)数智绿色技术赋能助力

一是技改投资驱动智造升级。“十四五”期间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05个,项目总投资超110亿元,争取省市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支持资金超3亿元,培育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2家、全省首批先进级智能工厂2家,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实现零的突破。

二是数智融合深化应用赋能。深入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全市75户企业通过国家两化融合贯标,8户企业列入全省DCMM贯标试点。

三是绿色制造提升发展成色。持续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3家、省级绿色工厂5家、省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不断提升工业增长“含金量”。

(三)产业科技创新优能蓄力

一是创新主体发展壮大。全市现有高新技术企业361家、省瞪羚(潜在)企业44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2家。工业领域累计建成国家级创新平台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7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个、省级工业设计中心2个。

二是研发投入稳步提升。全市规上工业R&D经费投入和规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占营收比重较“十三五”末分别提升51.1%和265.4%。

三是产学研用机制畅通。围绕市级重点涉工产业链,逐链组建科技创新团队,积极采用“首席科学家+产业发展专家+技术专家+金融及投资专家+企业领军人才”全域团队架构,企业的研发水平和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提升。

(四)提升园区承载聚能有力

一是承载体系成型。全市已形成由1个国家级高新区创新引领,2个省级高新区、4个经开区、2个省级工业园区有力支撑,5个省级特色专业园区集群发展,14个省级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多点支撑的园区承载体系。

二是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6月,全市园区累计建成标准化厂房559.08万平方米(其中统建标准化厂房227.09万平方米),入园工业企业2569户(其中规上工业企业472户),带动就业8.6万人,园区工业总产值和规上企业总数均占全市六成以上。

三是工作经验推广。安康“建设园区、依托厂房带动工业发展”的经验做法获得肯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五)加快项目建设蓄能赋力

一是项目投资有力有效。“十四五”以来,全市建成功能性新材料产业园、特种电极糊石墨烯生产提纯、正大制药厂迁建等市级重点工业项目411个,完成投资467亿元。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两链融合”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塑造安康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42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