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工作报告

2025-10-30 07:03:52 12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一、发展成效

(一)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2024年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24年底,我国港口拥有生产性码头泊位22219个,港口基础设施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煤炭、原油、LNG(液化天然气)、矿石、集装箱等专业化海运系统逐步优化完善,港口能力基本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作为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中的重要枢纽,在“双循环”中的主要节点作用不断巩固。

(二)运输规模总体较快增长,联运服务品质有序提升

2024年,我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75.95亿吨,同比增长3.7%,在推动临港产业布局优化、保障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全国沿海港口和长江干线主要港口铁路进港率已超90%,港口集疏运“公转铁”“公转水”成效明显,2024年全国港口完成集装箱铁水联运量1335万TEU(标准箱)。

(三)智慧绿色发展成效初显

传统码头自动化改造与自动化码头新建并重,已建成全自动化码头52座,已建和在建自动化码头数量位居世界首位。截至2024年底,沿海共38个专业化集装箱码头和干散货码头获得中国港口协会星级绿色港口荣誉称号,5类重点专业化泊位岸电设施覆盖率超75%。大宗货物集疏运加快向铁路、水运、封闭式皮带廊道以及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运输方式转型。2024年,11个国际枢纽海港港内集卡清洁能源使用率超60%,沿海主要港口煤炭、矿石等大宗散货绿色疏运比例超85%。

二、存在问题

(一)港口能力结构性不平衡

一是货种结构不平衡,部分专业化运输系统能力不足。原油码头接卸能力适度超前,煤炭装船码头接卸能力基本适应发展需要,大型专业化铁矿石码头和集装箱码头接卸能力有限,LNG码头接卸能力总体超前,但存在季节性调峰能力不足情况。二是区域结构不平衡,部分区域运输系统能力偏紧。泊位能力适应度为泊位通过能力与年度完成的吞吐量之比,天津港、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集装箱泊位能力适应度小于1,泊位供不应求,船舶等待时间延长,货物装卸速度放缓,整个港口的运营效率较低。洋浦港、深圳港、上海港缺少大型集装箱船舶接卸泊位,唐山港、天津港、日照港、北部湾港等专业化铁矿石泊位能力不足。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推进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工作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438.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