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了解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加快山地农业现代化进程,持续打造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高质量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按照X市人大常委会2025年工作要点的安排,市人大常委会成立了调研工作组对该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X市土地总面积185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1.4万亩,林地面积224万亩,森林覆盖率82.51%。近年来,X市立足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始终守牢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底线,坚定不移推进“十百千万”农业主导产业发展(即十万亩金钗石斛、百万亩丰产竹林、千万羽生态家禽、万吨生态水产),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初步形成了以林笋(竹笋)、林菌(红托竹荪)、林药(金钗石斛)、林禽(乌骨鸡)、生态渔业等为主导的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有效助推群众增收致富。2025年上半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6亿元、增速3.1%,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6元,同比增长5.4%。
(一)竹笋产业
X市竹林面积132.8万亩,截至目前,已培育竹笋基地54.8万亩,其中高产笋用林示范基地1.6万亩,年产楠竹笋、方竹笋等各类竹笋15万吨,“X黄金笋”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2024年,全市林笋采集面积达60余万亩,现有竹笋加工企业5家、农村小作坊加工厂60余家,产值约10亿元,带动全市16.5万笋农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二)金钗石斛产业
X是中国绿色金钗石斛之乡,目前,金钗石斛仿野生种植面积达9.87万亩,种植农户6000余户,年产鲜条6000余吨、鲜花1300余吨,占全国金钗石斛种植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X金钗石斛”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培育金钗石斛经营主体40余家,开发出金钗石斛酒、中药饮片、保健日化等15个系列40余个产品。目前,正着力推进金钗石斛“食药物质”目录审批(食药物质申报通过国家级安全评估,其他工作有序推进),推进金钗石斛中药配方颗粒开发和生产,着力打造金钗石斛全产业链。
(三)红托竹荪产业
培育和引进红托竹荪种植企业5家,建成年产能300万棒的X林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菌棒生产厂,基本实现菌棒自给自足。2024年推广发展红托竹荪1500亩,产值3200余万元,带动就业900余人;2025年预计推广发展红托竹荪2000亩,截止目前,完成种植1260亩,产值2200余万元,带动就业800余人。“X红托竹荪”通过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产品主要销往四川、重庆、云南等周边省市。
(四)乌骨鸡产业
我市依托林地资源丰富的独特优势,全面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村集体+贫困户”等经营模式,采用“林地生态放养+原粮补饲”等养殖模式,大力发展以X乌骨鸡为代表的生态家禽产业,“X乌骨鸡”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认证。同时,配套完善种苗培育、成鸡养殖、饲料生产、屠宰加工环节,使生态家禽产业成为群众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之一。目前,全市建成生态家禽种场2家,有林下养殖基地10余个,养殖农户3000余户,年出栏生态家禽500万羽,产值2.5亿元。培育乌骨鸡加工企业5家,建成年产30万吨饲料加工厂、年屠宰1000万羽屠宰加工厂、年加工10万羽中央厨房各1家,建成X乌骨鸡AI智慧产业研究院,X省X农业开发有限公司2025年获批“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五)生态渔产业
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生态渔业产业,积极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池塘生态养殖、流水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初步形成了以草鱼、鲤鱼、鲫鱼、鲈鱼、小龙虾等为主导品种的生态渔业产业格局。目前,全市水产养殖面积2.7万亩,已建成生态渔业养殖基地39个,培育生态水产农民专业合作社21家,养殖农户2000余户,带动就业3000余人,水产品产量8100吨,产值2.5亿元。“X生态鱼”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认证正在有序推进。
二、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主要做法及其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支持体系不断完善
成立特色农业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专班,明确工作职责,强化统筹协调,形成了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X市竹笋产业发展规划》《X市金钗石斛产业发展规划》等系列政策文件,从资金、土地、税收、技术等方面给予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全方位支持。预算专项资金用于扶持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种苗繁育、产品加工、品牌创建、市场开拓等。
(二)强化科技支撑,产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X大学、X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组建了特色农业产业专家团队,开展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服务。近年来,累计实施特色农业产业科技项目30余项,取得科研成果20余项,制定地方标准10余个;开展农业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行动和“揭榜挂帅”活动,激励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开展技术服务,累计培训农民5万余人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2000余人。
(三)培育经营主体,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全市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68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