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的调研报告

2025-11-02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一、项目背景与调研概述

随着中国高水平开放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吸引和服务外籍人士已成为提升城市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方面。2025年上半年,全国移民管理机构累计查验出入境人员3.33亿人次,同比上升15.8%,其中外国人3805.3万人次、同比上升30.2%。这一数据反映了中国对外籍人士吸引力的显著增强。在此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尤其是从公安局职能角度优化服务与管理,成为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调研报告聚焦公安局在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方面的实践探索,深入分析营造外国人融入服务类环境的经验与不足,并对面向海外新兴市场的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政策进行全面剖析,旨在为相关政策的优化与完善提供参考。

(一)调研目标

本调研旨在实现以下目标。

1.详细阐述公安局在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方面已开展的各项实际工作及措施

2.分析营造外国人融入服务类环境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

3.全面剖析当前面向海外新兴市场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政策

4.通过实际案例增强报告的说服力和实用性

(二)调研方法

本调研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包括。

1.文献研究。收集分析公安部、国家移民管理局等发布的政策文件、统计数据

2.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公安局实践案例进行深入分析

3.比较研究。对比不同地区公安局在服务外籍人士方面的创新举措

4.数据分析。对最新统计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把握发展趋势

二、公安局在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方面的实践探索

(一)优化外国人入境与停居留政策

1.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与扩展

近年来,公安部门持续优化过境免签政策,为外籍人士提供更多入境便利。2025年上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新增印度尼西亚为240小时过境免签国家,将中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增至55个。这一政策的实施显著提升了外籍人士的入境便利性,促进了中外人员往来和经贸合作。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作为新增的21个适用口岸之一,正式加入外国人过境免签240小时"朋友圈"。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在接待大厅增设"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专窗",确保因正当合理事由申请继续停留或超范围活动的外籍人士,凭相关证明材料能够快捷办理停留证件。

2.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的创新实施

公安部门积极创新推出区域性入境免签政策,进一步扩大免签范围。2025年上半年,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东盟国家旅游团入境云南西双版纳免签政策,便利东盟国家旅游团自西双版纳嘎洒国际机场口岸、磨憨铁路口岸、磨憨公路口岸团进团出,免办签证入境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停留不超过6天。

此外,中国政府对法国、德国、意大利等28个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2025年12月31日前,上述国家持普通护照人员来华经商、旅游观光、探亲访友和过境不超过15天,可免签入境。同时,中国驻外使领馆对所有申请一次或两次入境签证的申请人免采指纹,进一步简化了签证申请流程。

(二)提升出入境服务便利化水平

1."一网通办"与数字化服务

公安部门积极推进出入境管理数字化转型,实现"一网通办"服务模式。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为中外出入境人员提供查询等政务服务8987万人次,为港澳台居民、海外华侨和外国人免费提供身份核验服务3059万人次。

上海市公安局修改《境外人员住宿登记办法》,开设"一网通办"平台、出入境电子政务平台等互联网应用端的自助申报平台,拓宽住宿登记渠道,简化住宿登记材料,在境外人员入境时提示办理住宿登记。这一举措大大提升了外籍人士办理住宿登记的便利性。

2.增设服务专窗与绿色通道

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纷纷增设服务专窗,为外籍人士提供更便捷的服务。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在接待大厅增设"240小时过境免签服务专窗",为外籍人士提供便利。赣州市公安局创新在市高校、企业等外籍人才聚集区域增设签证受理点,真正将服务送到"家门口",让外国人办证距离触手可及。

公安部门还为外籍高层次人才提供绿色通道服务。南昌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为派遣员工参与"一带一路"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建设,赴境外拓展国际市场、参加重要谈判和重要会议等确有出境需求的企业和人员提供出入境证件预约办、一窗办、加急办服务。

(三)创新外国人服务管理模式

1.社区外国人服务站建设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推进社区外国人服务站建设,为外籍人士提供全方位服务。厦门市公安局自2021年起,陆续在外国人工作、生活集中区设立了四个外国人才服务站,让外籍人才就近获得政务服务、就业创业辅导、学术技术交流、传统文化交流等一系列便捷高效的精准服务。

在南昌市公安局滕王阁景区外国游客服务站,有一块醒目的标示牌,上面用英、日、韩三种语言标注了南昌市、区两级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以及属地派出所挂点民警的姓名、职务和联系方式,旨在为外籍人士提供咨询求助、翻译沟通、法律宣传等"一站式"服务。

2."以外管外"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些地区创新采用"以外管外"的社区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浙江省义乌市鸡鸣山社区的妙招是让"洋街坊"做起"老娘舅","以外调外",促进社区和谐。这支由来自10个国家和地区的30名外籍志愿者组成的"国际老娘舅"团队,已成功调解涉外纠纷330起,涉及金额9500万元,调解成功率超95%。

赣州市公安局联合市政府外办、市教育局、市商务局、市文旅局、市卫健委开展"如我是外国人在赣州"行动,聚焦外国人政策咨询、旅游出行、生活服务等环节,组织开展"外国人在办""外国人在旅""外国人在商""外国人在学""外国人在诊"五大行动,统筹文旅、商务、卫健、教育、交通等多部门协同发力,全方位优化涉外服务体系。

(四)加强外国人融入服务环境建设

1.语言服务与文化融入

语言是外籍人士融入中国社会的重要障碍,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提供语言培训服务。义乌鸡鸣山社区从2014年开始成立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的孔子学院",引入高校资源,采用一年两期、周一至周五的常态化教学模式,免费为外籍居民培训汉语。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通过开展双语课堂、"老外游苏州""老外说苏州"等主题系列活动,帮助外籍居民了解苏州文化,提升他们的城市融入感。花城街外语志愿服务队已初步涵盖英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南非语、印度尼西亚语等6个语种,能够在日常检查、法律援助、纠纷调解、案件办理等多方面,有效地打破语言沟通壁垒。

2.生活便利与社会参与

公安部门积极推动外籍人士生活便利化,解决他们在华生活的实际问题。苏州市公安局指导社区组建了外籍居民微信群,分享饮食文化、育儿知识等,同时开展中外女性议事会系列活动,通过入户走访、社区调研、线上互助社群、线下恳谈会等形式,倾听、收集社区内中外女性的诉求。

义乌鸡鸣山社区建立志愿积分双向服务机制,引导与鼓励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治安巡查、纠纷调解、文明劝导等网格治理工作。1小时志愿服务可兑换1积分,集满相应积分可兑换汉语课程及洗车券、洗衣券等免费服务。目前,已有700余名外籍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超5万个小时,有效调动了外籍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营造外国人融入服务类环境的经验与不足

(一)成功经验

1.多元化服务体系构建

各地公安机关通过构建多元化服务体系,为外籍人士提供全方位服务。赣州市公安局将"在办、在学、在商、在旅、在诊"五大高频场景,串联成闭环,优化了服务,提高了效率,增强了体验感。这种系统化的服务设计,有效满足了外籍人士在华生活的多方面需求。

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打造"外籍人士之家",探索社区服务国际化建设新路径。通过设立双语标识、组建外籍志愿小分队、打造"金心办"涉外服务窗口等措施,提升了外籍居民的生活便捷度和社区融入感。

2.数字化服务模式创新

公安部门积极创新数字化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上海市公安局开设"一网通办"平台、出入境电子政务平台等互联网应用端的自助申报平台,为外籍人士提供便捷的住宿登记服务。国家移民管理局政务服务平台为中外出入境人员提供查询等政务服务8987万人次,大大提升了服务效率。

厦门在福建省率先推出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社会保障功能集成实体卡,通过将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信息加载到社保卡,实现工作许可便捷办理、信息查询核验等功能,并可享受医保、交通、文旅等"一卡通"市民待遇服务(70)。这种集成化的服务模式,为外籍人士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生活体验。

3.社区治理模式创新

各地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社区治理模式创新,促进外籍人士融入社区。义乌鸡鸣山社区通过让"洋街坊"做起"国际老娘舅","以外调外",有效调解涉外纠纷,促进社区和谐。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通过组织外籍志愿者参与到精神文明创建等工作中来,有效实现人人参与、共治共享,共同努力将社区打造成为和谐温暖、文明宜居的大家庭。

南昌市公安局在滕王阁景区、南昌汉代海昏侯国考古遗址公园、八大山人纪念馆等热门景区设立外国游客服务站,确保第一时间为外籍游客提供周到服务和安全保障。这种在重点区域设立服务站的做法,有效提升了外籍游客的旅游体验。

(二)存在的不足

1.语言与文化障碍

语言不通是外籍居民融入社区生活的头号"拦路虎"。虽然各地公安机关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提供语言服务,但语言障碍仍然是制约外籍人士融入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在一些非国际化城市,语言和当地社会规范仍然构成挑战。

此外,文化差异也对外籍人士的融入造成障碍。这些留学生在学习之余,普遍希望参与社区活动,但常常面临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对本地社区服务信息不熟悉以及一定程度的社会排斥等问题。当地社区虽有提供一些对外国人开放的服务,但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需求、促进其深度融入的系统性服务相对缺乏。

2.服务资源分布不均

服务资源分布不均是另一个突出问题。虽然在一些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外籍人士能够享受到较为完善的服务,但在一些中小城市,服务资源仍然相对匮乏。

金鸡湖街道在开展外籍人士服务过程中发现,与外籍交流沟通存在困难,首先是语言交流障碍,其次是外籍人士在国内生活,有固定的生活圈子,与社区交流并不多。这种情况在中小城市更为普遍,导致外籍人士难以获得及时、有效的服务。

3.跨部门协作机制不完善

当前,公安部门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仍不完善,影响了服务的整体效率。管理标准与政策适应性不足,现有管理标准和政策体系可能未充分针对外籍高端人才的特殊需求(如短期多次出入境、灵活工作模式等)进行优化。

信息共享与协同效率不高,出入境、公安、海关、科技、人社等部门间数据共享不畅,协同管理效率有待提升,影响服务精准度。这种部门间的信息壁垒,导致外籍人士在办理相关事务时需要重复提交材料,增加了办事成本。

4.服务意识与能力不足

部分管理服务人员对外籍人才的特殊需求理解不足,服务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有待提高。在一些基层单位,工作人员对外籍人士的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能力有限,影响了外籍人士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此外,一些地区的外籍人士服务仍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度和个性化。这些留学生在学习之余,普遍希望参与社区活动,但常常面临语言沟通障碍、文化差异、对本地社区服务信息不熟悉以及一定程度的社会排斥等问题。当地社区虽有提供一些对外国人开放的服务,但专门针对留学生群体需求、促进其深度融入的系统性服务相对缺乏。

(三)改进方向与建议

1.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

针对存在的不足,首先应完善多元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服务。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赣州市公安局的"如我+"行动经验,将"在办、在学、在商、在旅、在诊"等高频场景串联成闭环,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

同时,应加强社区外籍人士服务站建设,在外国人集中居住和工作的区域设立更多服务站,提供一站式服务。建议借鉴厦门市公安局的经验,在外国人工作、生活集中区设立外国人才服务站,提供政务服务、就业创业辅导、学术技术交流、传统文化交流等一系列便捷高效的精准服务(70)。

2.加强语言服务与文化融入

语言是外籍人士融入中国社会的关键,应加强语言服务与文化融入工作。建议推广义乌鸡鸣山社区的经验,成立境外人员服务中心,打造"家门口的孔子学院",引入高校资源,为外籍居民提供免费的汉语培训。

同时,应加强文化交流活动,促进中外文化融合。建议借鉴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街道的做法,开展双语课堂、"老外游苏州""老外说苏州"等主题系列活动,帮助外籍居民了解当地文化,提升他们的城市融入感。

3.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

为解决跨部门协作不畅的问题,应优化跨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平台。建议借鉴赣州市行政审批局的经验,全面推广"外国人来华一件事",整合工作许可、居留许可、社保医保等跨部门业务,实现"一次注册、并联审批",全面提升外籍人士来华工作生活便利度。

同时,应建立健全外籍人士服务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协调解决外籍人士服务中的重大问题。建议成立由公安、外事、教育、商务、卫健等部门组成的外籍人士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

4.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

为提升服务意识与能力,应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建议定期组织工作人员参加外语培训和跨文化交流培训,提高其服务外籍人士的能力。

同时,应建立健全服务质量监督机制,加强对外籍人士服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建议建立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定期对外籍人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不断提升服务质量。

四、面向海外新兴市场的外国人在华就业管理政策分析

(一)外国人在华就业政策体系概述

1.外国人分类管理政策

中国对外国人在华就业实行分类管理政策,将外籍人才分为A、B、C三类,享受差异化政策支持。根据《外国人来华工作分类标准(试行)》,A类为外国高端人才,B类为外国专业人才,C类为其他普通人员。

A类人才的条件为。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或为国际知名奖项获得者、外籍院士等。这类人才享受的便利政策包括。年龄、学历、工作经历不限;可境内直接申请工作许可;审批时限缩短至5个工作日。B类人才的条件为。具有学士及以上学位、2年以上相关工作经历;或符合紧缺职业需求的专业技术人员。C类人才的条件为。满足国内劳动力市场需求,从事非技术性工作。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关于提升外国人在华便利度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69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