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们紧跟中央、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乡村振兴工作稳步推进,继续取得新成效,出现新变化。根据《X省乡村振兴促进条例》规定,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粮食安全底线工作
2025年,市对我县粮食播面在去年调减1.8万亩的基础上,继续调减1.71万亩,总播面任务下调至68.87万亩;批复2025年高标准农田新建任务也减少为0.5万亩,涉及9个乡镇17个行政村。上半年,完成早稻播种任务21.3万亩,中稻18.16万亩,22.6万亩油菜顺利归仓。经现场测产,绿色高产示范区油菜亩产达200公斤以上,出油率达40%以上,明显高于往年。
努力提高“藏粮于地”工作质量。高标准农田建设在建设模式、工程质量、耕地地力改善等更多领域,回应民众关切。顺利推进在中乡、怀忠镇“乡村主建、农民主体”模式;2025年新建任务6月11日统一送财政评审,之后全面过渡由乡镇公开招投标并组织实施。对2024年2.5万亩高标任务中的5567.84亩,按175元、250公斤/亩的标准增施有机肥。继续安排455万元,做好30.35万亩高标建后管护工作。对近三年粮食重金属超标疑似地块排查,在去年推广300亩水稻镉低积累品种成效显著的基础上,今年推广种植1500亩左右。在澧田镇弓田村建成1个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生物农药使用面积179.7万亩,占全县病虫害防治总面积(356.67万亩)的50.38%;有机肥推广面积为13.64万亩,占需肥面积(117.6137万亩)的11.6%。
努力发挥“藏粮于技”积极作用。集中育秧、农事综合服务在农业全程机械化中发挥积极作用。今年早稻机械直播、机抛、机插总面积达7.8万亩,占早稻总面积36.6%,同比增长9.57%,其中机械化直播同比增长48.75%、机抛秧同比增长77.78%、机插秧同比增长33.98%。优质稻品种主推开始引起重视。粮食烘干服务企业达12家,日烘干能力达2300吨。规模绿色大米加工企业,继X之后,X也将于7月底、8月初竣工投产,年加工能力达7.2万吨;X公司菜籽油年加工能力也达3600吨。粮油加工端企业产品均获得“井冈山”区域品牌授权,纳入省级龙头企业储备培育范围。
经过这几年的艰辛努力,粮食安全这一底线政治任务,由各自为阵,逐步转向“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一产二产”全产业链抓,这是来之不易的重要变化。
二、巩固成果底线工作
2025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收官之年。国家公布过渡期后1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集中在西南、西北部。我县的重心将转向抓兜底式帮扶和开发式帮扶。今年以来,主要在两方面精准发力:
一抓帮扶机制分层分类完善。聚焦“防返贫”核心任务,“监测-帮扶-消险”动态管理,应纳尽纳、应消尽消。截至目前,全县现有脱贫户11410户42435人,动态监测对象748户2658人,监测户纳入率6.26%,较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通过产业、就业、兜底等分层分类2514条措施帮扶,实现风险消除44.2%,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已发放“雨露计划”补助205.95万元,惠及脱贫人口、监测对象学子1373人。县财政继续安排防贫保资金214.87万元。
二抓衔接资金使用监管结构方向调整。首先优先发展帮扶产业,2025年,乡镇上报特色优势产业类项目126个,占比18.13%,为过渡期以来最多的一年,第一批下达计划安排支持87个产业类项目,占提前下达的中央和省级衔接资金的55.20%,其中产业交通安排1700余万元。其次减少同质化、低效化村内项目。村庄人居环境提升项目入库占比降至13.8%,为过渡期以来最少年份。三是补齐必要的小型公益基础设施项目。该类项目占比达71.08%,其中水利设施项目占比33.95%,农田灌溉、安全饮水项目资金投入占乡镇负责建设项目的30.63%。今年,将中央、省级衔接资金项目管理费下拨给乡镇,用于加强项目全过程监管,保障衔接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县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883.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