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驻村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议精神,总结前一阶段工作,分析当前形势,并对下一步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这次会议,既是一次凝聚共识、鼓舞干劲的推进会,也是一次明确方向、提升能力的培训会。刚才,我们传达了省里的最新会议精神,通报了暗访督导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这为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敲响了警钟,也指明了方向。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肯定成绩,正视差距,切实增强做好驻村帮扶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驻村帮扶工作,正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核心举措和重要制度保障。自新一轮驻村帮扶工作启动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们选派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广大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肩负着组织的重托和群众的期盼,告别家人,扎根基层,克服了工作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以村为家、以民为亲,用心用情用力投入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推动我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效。
回顾过去,我们深感成绩来之不易。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更加牢固。我们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巩固提升“3+1”保障成果,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机制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的数据显示,我区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实现了14.32%的稳健增长,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乡村产业发展的势头更加强劲。大家积极为所在村理思路、谋项目、引资金、拓市场,推动了油茶、中药材、精品果蔬等特色产业种植面积超过20余万亩,一批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通过实施“强村富民”行动,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4458万元,为乡村自我发展注入了“源头活水”。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通过大家的努力,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得到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3年,我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605元,同比增长8.3%,钱袋子更鼓了。同时,全区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人数保持在24808人以上,稳定的工作让群众对未来的美好生活充满了信心。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着每一位驻村干部的心血和汗水。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全区乡村振兴一线的全体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们,以及在背后默默支持你们的家人和派出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清醒地、客观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刚才通报的暗访督导情况,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工作中的不足。从全区范围来看,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仍有温差。个别驻村干部政治站位不高,对驻村工作的极端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完全从脱贫攻坚时期的帮扶模式转换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轨道上来,存在“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二是工作成效仍有落差。部分驻村工作队满足于“不出事、过得去”,工作主动性、创造性不强,谋划产业缺乏前瞻性和系统性,帮扶措施精准度不高,与群众的期盼还有差距。三是能力作风仍有偏差。少数干部存在“挂名驻村”“思想走读”的现象,与群众的联系不够紧密;有的同志不注重学习,政策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跟不上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个别同志纪律规矩意识淡薄,自我要求不严。这些问题,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单位和个人身上,但影响的是驻村帮扶工作的整体形象和成效,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深刻反思,并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聚焦重点,精准发力,全面提升驻村帮扶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做好新阶段的驻村帮扶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必须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的主线,找准定位、明确职责,担当好“四类角色”,扎实做好“一宣六帮”工作,以钉钉子精神推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不断开创我区乡村振兴工作新局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在XX区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推进会暨业务培训会议上的讲话(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4997.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