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邮箱投稿,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照搬照抄!
在推进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建设
工作推进会上讲话
同志们: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宣传普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不懈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武装党员干部、教育人民群,坚守基层意识形态工作阵地,筑牢广大党员干部群共产主义理想和念,打通宣传群、教育群、服务群的“最后一里”。按照省委、市委相关要求,就我县扎实推进“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强调以下几点意见。
一、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建设新时代明实践中心的重大意义作用
“新时代明实践中心”重要任务是思想引领,核心内容是传播普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牢牢把握这个主线,教育引导广大干群坚定念仰,把广大群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要从强“两个坚决维护”核心思想、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高度,提升政治站位,要把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工作摆在首位,坚持党管宣传、党管基层意识形态、党管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工作,把牢方向导向,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落实。统筹安排、周密部署、精心设计,切实把宣讲宣传贯彻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一是把握好实践意义和方向。建设精神家园、凝聚正能量,是明建设的重要功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县立足精神明建设主阵地,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开展精神明创建活动,建设好我们的精神家园,为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泛凝聚正能量。进入新时代,明建设要有新的飞跃,其中,建设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就是重要的改革实践,应该充分理解其重要意义。这是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重要载体,其着眼点在于凝聚群、引导群,以化人、成风化俗,调动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创新方式方法;其实践的意义在于,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化阵地,动员和激励广大人民群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把握好这个方向就能够激发群投身于明实践的积极性。
二是注重实践让明建设发挥大效力。《关于建设新时代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突出强调“农村”实践,在我看来,意在补短板,提高农村明建设的综合水平。事实上,我县在农村明建设中,已经探索不少成功的经验。比如,完善村规民约,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抓好村风民俗建设、家庭美德建设、平安村建设、农家书屋建设等,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家庭观、消观,绿色生态殡葬观;营造敬老爱幼,邻里互助,团结和睦、崇尚向善的浓厚明乡风。通过广泛开展明创建活动,全面提升农民的“精气神”。在此基础上,抓好建设新时代明实践中心建设,同样强调实践的作用,通过实践探索,让农民在明创建中增强自豪感,增强自觉性,增强自心,增强凝聚力,让广大农村真正焕发出快发展的蓬勃朝气和强大的内生动力。
三是新时代明实践应体现在提升农民质上。农村精神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全面提升农民科学化质,让传统农民转变为新时代的新型农民。这就需要把明实践贯穿融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之中,着力建设和拓展载体,组织开展好送理论、送科技、送论等活动,结合农村实际集中宣讲十九大精神和农民群关心关切的热点问题,以期增强心、凝聚共识。同时,注意虚功实做,广泛开展实用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成立以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专家为主的讲师团,指导基层开展全产业链培训服务。扶持农民适度规模经营,鼓励创建家庭农场和农业园区,设立农业服务热线,跟踪解决农民生产实际问题,不断增强明实践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进一步增强农民群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