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诗书”气自华——评析一篇采斐然的讲话稿
讲话稿作为常用的之一,是上级、领导或特定讲话人阐述形势、布置任务、工作动员、回顾总结、提振人心的重要载体。采,通常指在学或艺方面所显现的才华。因此,一提“采”二字人们很快会想到荡气回肠、情感细腻的散,想到含蓄隽永、回味无穷的诗歌,所以“诗书”就成了“采”的代名词。“”有“诗书”气自华。这里的“”是指讲话稿,“诗书”是指采。孔子说:“言之无,行而不远。”古往今来,凡是流传至今、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无一不是既有思想性,又富有采。所以,诸葛亮的《出师表》、李斯的《谏逐客书》、苏洵的《管仲论》等,至今仍充满生命力。《浓墨高原情怀重彩大山精神倾心描绘云南最新最美画卷》的讲话稿(以下简称例),就是一篇像散一样隽永,像诗一样激情,具有理性美、情感美、艺术美、简洁美、流畅美的精品佳作。
理性美。李渔认为:“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好的讲话稿,给听的感觉应该是一种思想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体现对事物的透彻分析,对问题的独到见解,对道理的深刻阐述,对观点的精练概括,是思想的高度升华。例“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大山精神就是坚定、担当、务实。”这一阐述,将高原情怀、大山精神,变虚为实、变大为小、变抽象为形象、变原则为具体,把握了时代脉搏,体现了时代要求,具有先进性、时代性。例从“要像高原一样宽广……要像高原一样生生不息……要像高原一样包容万物……”三个方面来阐述自觉用高原情怀来提升创作境界;从“要学习大山那种坚定执著的精神……要学习大山那种稳重沉着的精神……要学习大山那种历经风霜而巍然屹立的精神……”三个方面来阐述积极用大山精神来陶冶艺术修养。这两大部份,作者独具慧眼,独出机杼,适逢其时,语他人所不能语,透射出的思想、观念、哲理具有前瞻性、引领性,如晕轮般向四面八方辐射,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思想的冲击、灵魂的震撼和理性的力量,从心底里真心服并将其中的观点、思想自觉融入其思想的架构中,具有一定的高度、深度,着实令人眼前一亮,精神为之一振。
情感美。列夫·托尔斯泰说:“为了使章有吸引力,单是用一个思想来统领还是不够的,还必须使全篇渗透一种感情”。不是无情物,特别是讲话稿总要传达一定的思想、观念,在传达过程中总要浸透作者对事与人的褒贬,表达作者的爱憎,而且这种情感的表达与倾向往往贯穿于章的始终。曹丕说:“以气为主”,这个“气”就是指作者的精神、胸襟与追求。例体现了作者对社会主流价值的主动引领。如“要学习大山那种稳重沉着的精神,始终保持宁静致远的心态,严肃对待自己所从事的高尚职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追求积极的人生价值,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始终牢记艺术工作的社会责任,始终保持高尚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情操,不媚时、不流俗、不趋炎附势、不追名逐利。越是知名,越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可能带来的影响;越是有成就,越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感情浓厚,情动而辞发,披以入情。用激情飞扬的豪迈笔墨来描述,也是例的一大特色。如“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如火如荼的发展实践、源远流长的传统化、激昂奋进的革命化、争奇斗妍的民族民间化……深入生活、熟悉生活、参与生活……灿烂的民族化、彩的民风民情、幸福的生活场景、丰硕的劳动成果……”这些语言,色彩鲜明,感情洋溢,极具表现力、冲击力。
艺术美。艺术性,就是在语体的表达、语词的选择以及语言技巧的使用上很具特色。例长句与短句搭配,整句与散句结合,并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等种手法来增强艺术感染力和听觉冲击力。如“要像高原一样生生不息,始终保持创新的勇气和激情,积极适应时代变化和人民精神化生活发展的要求,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勇于突破已有的风格模式,敢于另起炉灶、独辟蹊径、独树一帜,大胆创新艺术创作的观念、内容、风格、流派,积极发展艺术作品的体裁、题、形式、手段,不断挖掘作品的深刻主题,不断丰富作品的表现形式,不断提升作品的艺术境界,着力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努力在继承传统中开辟新风、在博采百家中创造辉煌。”就运用了种手法,既言之有物、理性昭然,又才气汪洋、情意盎然,让听与作者同呼共吸,并随着作者的思维流动而充分享受语言的艺术魅力。例语言富于变化,如“体会百姓的喜怒、黎民的哀乐、苍生的疾苦……敢于另起炉灶、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中“百姓、黎民、苍生和三个词语”同义相辅,使内容表达得周密、充分、深刻。
简洁美。简洁,就是用最简短的字,表达丰富、确切、深刻、鲜明的内容,言简意赅。历代写作学家都很重视语言的简洁、洗练、精美,可以说言约而意丰是语言追求的境界。刘翼说:“言简意深,一语胜人千百。”例中“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思想化来激扬,高尚的精神需要杰出的艺作品来颂扬……艺是时代精神的写照、社情民意的折射……做到修身与创作共进,人品与艺品齐升……在现实中寻求心灵与时代的共鸣、思想与社会的对话……努力创作出一些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优秀作品……任何艺创作都有其主题,有对当下现实的关照,有对历史的探究,有对心灵的表达,有对精神的呼唤……”这些语句中运用了“激扬、颂扬、写照、折射、共进、齐升、共鸣、对话、精深、精湛、精致、关照、探究、表达、呼唤”等一些荡漾着智慧的语言,闪烁着思想的字,蕴含着哲理的妙语,表达精彩,约美谥。正如谚语所说:“画龙画凤难点睛,头发再细不传情,字不嚼碎不知味,不在贵在精”。
流畅美。流畅,作为一种美学风格,一向为写作理论家所称道。古人就认为,好的章应“圆美流转”,指的就是流畅。例“要把高原情怀、大山精神的丰富内涵融入艺创造当中,以‘高原情怀’、‘大山精神’为灵魂,用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光影、感人的形象,颂扬开阔的视野、创新的勇气、包容的胸怀、学习的态度,倡导坚定执著、扎实苦干、图强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风貌。通过润物无声的艺作品,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礼赞高尚道德情操,鼓励一切有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思想道德,用真善美来感染人、引导人、鼓舞人、塑造人。”这段字,作者在不少地方应用了字数相当、结构相同、词性相对、平仄相谐的偶句,读来语意流畅,气势贯通,给人以节奏美、音韵美,给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所以,要想使章的语言富于流畅美,关键是意脉的贯通,“气有不顺处,须疏之使顺;机有不圆处,须炼之使圆;血脉有不贯处,须融之使贯”。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德说过:“人们喜欢被不平常的东西所打动。”章具有采,就能创造出一种“不平常的东西”来,使语言不同凡响、别具一格,出新、出彩、出力量。特别是像需要当宣读的讲话稿,有采就能好地发挥宣传、教育、引导作用,容易引起重视,容易产生共鸣,容易激发热情,容易达成共识,促使人们满怀心地将讲话的内容贯彻落实。
附例(有删减):
浓墨高原情怀重彩大山精神
倾心描绘云南最新最美画卷
XXX
…………
…………因此,省第九次党代会强调要继承和弘扬优良传统,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高原情怀就是高远、开放、包容,大山精神就是坚定、担当、务实。高原情怀、大山精神,是云南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品质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云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树立高原情怀,倡导大山精神,需要全省各族人民为之共同作出努力,其中,书画摄影艺术家们是一支高举着民族精神的火炬,承担着以载道、以化人职责的生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