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机关又来了个‘书呆子’”……
一个人长期保持求知求索的兴趣和渴望,就身养成勤奋学习博览群书的习惯,有了这样的良好习就能不断地汲取营养,陶冶情操,锤炼思想,完善人格,也就能够不断地与时俱进,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增知识丰富自己,是强个人修养的唯一选择。但是要注意,读书不能读的成书呆子,学习不要学成老油条、老古板。
一、永远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位年轻人靠家里帮忙到了某机关工作,一次聊起来了,他说:在机关,领导让干啥就干啥,老同志怎么干就跟着怎么干,很轻松也很无聊!我感到他的精神状态和意识有点儿问题。一个人特别是年轻人,没有工作兴趣和好奇心,就没有求知欲和上进心,上班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是无所用心无所追求,这是很悲哀也是很可怕的。古人说“哀大莫过于心死”,就是这个意思。
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学习进取的动力。一位哲人兼诗人说过,没有求知欲的学生,就像没有翅膀的鸟。培养和保持对知识对新事物的兴趣与渴望,对人的一生都受益无穷。有的人年纪轻轻就觉得看破红尘,看什么都觉得没意思,干什么都说没动力,整天无所事事当“啃老族”;而有的年欲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像袁隆平、阎肃等那样,鹤发童心、才思敏捷、与时俱进、佳绩频出。求知欲和好奇心影响着人的心理性情和精神面貌,关系到人的发展进步和功败垂成。
求知欲和好奇心有天生的成分,靠后天的磨练和养成。在机关工作中,往往开始是由于工作的需要和竞争的压力,要求和迫使自己尽快学习和弄懂一些东西,不得不去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和请教他人,同时在学习成果和工作竞争中得到了成功的快乐。随着个人的成长和成熟,自己一边工作一边开始有意识的制定学习研究计划,根据事业发展、形势要求和个人的实际情况,确定充实提高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并踏踏实实地付诸实施。有了这种动力,慢慢地,具有不断学习创新的求知欲和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好奇心,就形成了个人的一种特质、一种风格、一种习惯;也就能自觉地学习新知识,追踪新发展,研究新事物,解决新问题。一个人有了这样的特质和养,相会永远充满激情和希望,会不断地与时俱进,永葆青春。
二、养成读书、看报、上网的好习惯
古今中外名人对读书的重要和好处有过很至理名言,我很欣赏高尔基的一句话:“对于有化的人,读书是高尚的享受;我重视读书,它是我一种宝贵的习惯。”把读书作为一种享受和习惯,是一种境界。机关工作人员,应该培养和追求这种境界。当然,我们现在说的读书,已经不只限于纸质的书,也包括手机、平板、inle等方便携带和阅读的各种介质的书。
根据工作事业需要有计划的读点儿书,是每一位有作为的机关工作人员起码应该做到的。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是工作入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能着眼未来着眼发展做点儿知识储备,是对个人长远发展潜力的最好投资。不这样做就很难适应工作职责的需要,难以跟上形势和情况的发展变化。不管是刚到机关的年轻人还是有一定经历的老同志,靠学校读的书和吃老本都是不行的。无数事实证明,在科技知识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谁不紧跟形势努力学习,谁就会被时代所淘汰;同在机关谁先学了一步并学得好一点,谁就拥有工作和竞争的主动权。
遇到问题查查资料翻翻书,也是一个不错的习惯。虽然书到用时方恨少,但临时抱佛脚也很管用。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也不必要死记硬背那么东西,特别是在所谓知识爆炸、息量巨大的今天,善于遇到问题上网搜一搜,查查资料翻翻书,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高效率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养成这样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受益匪浅。记得过去有一位同事,随身手包里总有一本现代汉语词典,随时随地翻看,遇到不会读或不会写的字或不理解的词,他都习惯拿出词典查一查,不停地向这位“老师”请教,时间长了汉语汉字水平相当高,大家都称他“活字典”。现在随着通和息技术的发展,利用手机或笔记本电脑上网,就等于带了一个小小的图书馆,坚持随时查阅,是一种极好的学习和工作方式。
业余空闲时间随便看看书同样开卷有益。在机关工作,.知识面宽一些,阅历广一点是有利的。空余时间读一点本职专业以外的书,读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书,读一点社会热点和排行榜前列的书,能够开阔视野,增长见识,颐养性情。越是机关工作繁忙,现代生活节奏快,越是需要忙里偷闲静下心来看点儿东西,增点儿精神营养。少在酒场上、歌厅里、洗浴中心浪时间,看看书充充电,不也是一种放松和乐趣吗!
三、树立诚恳谦逊、实事求是的学风
毛泽东同志说的好: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儿的虚伪和骄傲,决定的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一个人有了这种态度,形成了这样的学风,才能学到真谛、学以致用和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