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混得好的人,都有哪些特点?
同在一个单位,干着差不的工作,为什么有的人如鱼得水,有的人却步履维艰,甚至抑郁不得志?
经过观察,我发现体制内吃得开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灵活。
他们不按常规出牌,不受世俗眼光束缚,在领导同事眼里,口碑还不错。
他们的灵活,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
思维灵活
有的人工作好年,仍有浓厚的学生思维,价值观非黑即白,看问题单一对立。
灵活的人,思维是元的,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会轻易受外界影响。
比如说提拔,他们知道,只有一把手说你好,你才好。一把手想提拔你,即使你能力一般,就能提。
所以,他们的重点就是,抓住关键少数,服务好少数能决定自己命运的人。
通常他们走的是上层路线,也许群基础一般般,但对普通同事,保持不得罪就好。
基于这个价值判断,他不会傻傻当老好人,什么活都接,也不会掉入给他“糖衣炮弹”哄着干活的坑里,他只干能出彩、领导看得见的工作。
再比如,一个人突然在一段时间内,荣获各种荣誉。
眼皮子浅的认为,要提拔了。
头脑灵活的人觉得,恰恰相反,如果是一个干了十几年的老科员,这些荣誉就是一个:提拔无望,才会用这些无足轻重的荣誉做安慰。
如果真的要提拔,便什么荣誉都不会,还让他发扬风格让出去。
灵活的人,还有一个特点,能够快速切换,这条路
行不通,马上换另一条。
比如读书学习。
有的人遇到困难,想解决,就选择读书、学习、考证。不是说读书不好,是很问题光靠读书解决不了。
僵化的人,仿佛只有这一条路可走,所以他们经常问,为什么读了很书,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而灵活的人就明白,读书只是一种渠道,他们不会受自媒体影响,人际关系不好了,去读书;找工作不顺了,去读书;婚姻不幸福了,去读书……
他们会从现实出发,既能钻进去书本里,也能跳出来,带着思考去读书、运用。
在他们眼里,读书是学习,实践也是学习。总结自己的经验是学习,从别人的失败中吸取教训也是学习。在办室勤勤恳恳干活是学习,陪领导外出、参酒局,也是学习。
他们深知,学习是动态的、全面的,而不是死板的、书面的。
所以机关里有一种现象,考试分数很高、学习成绩好的,并不一定是进步最快、最受器重的,也可能是最受打击的。
因为他上学时,老老实实啃书本就能见效那一套,在机关里不适用了。
社交灵活
职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这是灵活之人的社交原则。
他们不会固定和某个人很要好,或和某个人翻脸,老死不相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