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选修3-5知识点总结

2022-12-08 23:27:25 131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高中生物选修3-5知识点总结

一、黑体辐射(了解)与能量子

.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叫热辐射。

2.黑体: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叫黑体。

3.黑体辐射的实验规律

一般料的物体,辐射的电磁波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

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各种波长的辐射强度都增.

b.随着温度的升高,辐射强度的极大值向波长较短的方向移动.

4.★★★普朗克能量子:带电粒辐射或者吸收能量时,只能辐射或吸收某个最小能量值的整数倍.即能量的辐射或者吸收只能是一份一份的.这个不可再分的最小能量值ε叫做能量子.能量子的大小:ε,其中ν是电磁波的频率,h称为普朗克常量.

爱因斯坦光子说:空间传播的光本身就是一份一份的,每一份能量子

叫做一个光子.光子的能量为ε

二、光电效应规律

()每种金属都有一个极限频率.

(2)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光照射到金属表面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

(4)光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随入射光的频率增大而增大.

理解:()光照强度(单色光)光子数光电子数饱和光电流

2)光子频率ν光子能量ε

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密立根验证)E

遏制电压Uce=E

三、光的波粒二象性与物质波

.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证明光具有波动性.光电效应(光子有能量)康普顿效应(光子有动量和能量)说明光具有粒子性.

光的本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称为光的波粒二象性.

2.光波是概率波.大量的、频率低的粒子波动性明显(注意有粒子性,只是不明显)

3.德布罗意物质波(电子衍射证实):任何一个运动着的物体,小到观粒子大到宏观物体都有一种波与它对应,其波长λp为运动物体的动量,h为普朗克常量.()

原子结构

.英国物理学家汤姆孙根据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情况,判定其为电子,并求出了电子的比荷。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出了电子电荷,并发现电荷是量子化的。

2.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绝大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超过了,有的甚至被撞了回来。.

3.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

二、玻尔原子结构假说(是科学假说、类似还有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定态(能量量子化)2.轨道量子化3.跃迁条件:

4.氢原子的能级式:EnE(n,2,3…),其中E为基态能量

5.对原子跃迁和电离理解:

跃迁:原子从低能级(高能级)E向高能级(低能级)E跃迁,只吸收(辐射)EE的能级差能量光子.可以吸收EEE的能级差能量的电子。

基态电离:基态的氢原子吸收大于等于3.6eV能量的光子或电子后使氢原子电离。

6.一个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可以辐射n-中不同频率的光子,一群处于量子数为n的激发态的氢原子,最可以辐射种不同频率的光子。

7.氢原子的能量(类比天体模型)E=E+EP,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库仑引力做正功,原子的电势能减小,电子动能增大,原子总能量减小.反之,轨道半径增大时,原子电势能增大,电子动能减小,原子总能量增大.

8.波尔模型的局限:成功之处为将量子观点引入原子领域,提出定态和跃迁。不足之处为保留了经典粒子的观念,仍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

原子核部分

.法国物理学家贝克勒尔发现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还具有复杂的结构.

居里夫妇发现放射性元钋(Po)和镭(R)

2.原子核由中子质子组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

X元原子核的符为X,其中表示质量数Z表示核电荷数.

种类

组成

电荷量

质量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高中生物选修3-5知识点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199743.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