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单位关于“传承优良作风、筑牢廉政之基”的专题党课报告

2025-08-14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XX单位关于“传承优良作风、筑牢廉政之基”的专题党课报告

同志们:

今天,根据年度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工作安排,在此召开一次专题党课。本次党课的主题,是深入学习和探讨中国共产党从“延安作风”到新时代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这一脉相承、一以贯之的作风建设光辉历程。目的在于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从党的奋斗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征程上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以优良作风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关系人心向背,关系事业兴衰。下面,我将围绕这一主题,从历史、现实和实践三个维度,与同志们共同学习、交流、共勉。

一、溯源·寻根:深刻感悟“延安作风”的不朽力量与时代价值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圣地,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家园的重要源点。在延安的十三年,是党领导中国革命事业从低潮走向高潮、实现历史性转折的时期。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我党培育和形成了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为主要内容的“延安作风”。这不仅是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今天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作风建设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

(一)“延安作风”是艰苦奋斗中淬炼出的政治本色

“延安作风”的底色,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岁月里,老一辈革命家率先垂范,身体力行。毛泽东同志住在简陋的窑洞里,穿着打满补丁的衣服,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周恩来同志亲自纺线,践行“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林伯渠同志带头遵守勤俭节约的规定,其朴素作风赢得了广泛赞誉。这种上行下效的清廉风气,使得整个延安呈现出一种崭新的社会面貌.1940年,毛泽东同志自豪地用“十个没有”来概括延安的清明景象:“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化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磨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这“十个没有”,不仅是对当时延安社会风气的生动写照,更是对国民党统治区腐朽奢靡的“西安作风”的有力批判和鲜明对比。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在考察重庆和延安后,发出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的由衷感叹,其所见所闻正是“延安作风”巨大感召力的铁证。

(二)“延安作风”是严明纪律中锻造出的坚强党性

“延安作风”的保障,是铁的纪律、令行禁止。党中央高度重视党风廉政建设,强调对党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必须从重惩处。最为典型的案例便是1937年的“黄克功案件”。黄克功身为战功卓著的红军干部,因恋爱纠纷枪杀女青年,触犯了法律和纪律。面对为他求情的声音,毛泽东同志力排众议,坚决支持依法判处其死刑,并指出:“正因为黄克功是共产党员,是红军,所以非杀不可。”。这一事件彰显了党在纪律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绝不姑息的坚定决心,教育了全体党员干部,纯洁了党的队伍。与此同时,边区政府先后颁布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政务人员公约》等一系列法规文件,明确要求厉行廉洁政治,严惩贪污腐化,从制度上为清廉作风提供了坚实保障。正是这种对纪律的敬畏和严格执行,才确保了党的队伍始终保持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延安作风”是群众路线中凝结出的血肉联系

“延安作风”的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发表了《为人民服务》的光辉著作,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和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所领导的政权,是真正属于人民的政权。在政治上,实行“三三制”民主政权建设,保障了各阶层人民的民主权利,形成了“只见公仆不见官”的政治生态。在经济上,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党政军学各界都投身其中,不仅解决了经济困难,更重要的是培养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密切了干群关系。在思想上,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全党进行了一次深刻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这场运动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批评与自我批评等优良作风在全党范围得以确立和巩固。正是因为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党才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重温“延安作风”,并非为了怀旧,而是为了寻找精神坐标,汲取前行力量。延安时期形成的优良作风,是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面对“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延安作风”依然具有强大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时代价值,是激励我们克难奋进、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成功密码”。

二、传承·创新: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对党的优良作风的赓续与深化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党的作风建设也与时俱进。如果说“延安作风”是党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出台的中央八项规定,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党的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是新形势下加强作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和重要切入点。

(一)一脉相承:从“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中央八项规定

回顾党的历史,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反腐运动”,再到改革开放后的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始终是贯穿其中的一条红线。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后的实施细则,正是这条红线的延伸和发展。其内容涵盖了调查研究、会议活动、文件简报、出访活动、警卫工作、新闻报道、文稿发表、勤俭节约等多个方面,看似是细微之处的具体要求,实则抓住了作风问题的要害。它与“延安作风”在精神内核上是完全一致的:都强调密切联系群众,反对脱离实际、脱离群众的官僚主义;都强调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都强调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反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变化的是时代背景和具体要求,不变的是“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XX单位关于“传承优良作风、筑牢廉政之基”的专题党课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377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