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指出:“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小城镇,促进特色小镇规范健康发展,构建以县城为枢纽、以小城镇为节点的县域经济体系。”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为全面分析研究全市城镇化建设情况,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近日我室组成调研组深入部分县区实地调研,与相关部门单位座谈交流,形成一些思考。
量质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近年来,我市充分发挥城镇化后发优势,坚持规划先行、建管并重,全力补短板、强弱项、优服务、提品质,全面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市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抢抓全国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建设机遇,按照中心城区城市总体规划,全面实施新区开发、老城改造、山体居民搬迁、沟道治理、市政设施配套、城市景观提升六大工程,目前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由2012年的36.8平方公里扩大到2023年底的66.77平方公里、增长1.81倍。新区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商住小区人气渐旺,商业圈、生活圈基本形成,现代气息更加浓郁。动迁山体居民7.6万户28.9万人,老城功能有效疏解,圣地特色更加彰显,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完善。高新区、南泥湾开发区功能品质进一步提升。棚户区改造受到国务院表彰,“城市双修”经验全国推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受到国务院表彰。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国家信用城市等,增添了多张“国字号”名片,人民群众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一幅宜居宜业的崭新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发展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开通延安至西安、宝鸡动车。青兰高速、延志吴高速公路、延安至延川高速、黄延高速扩能工程建成通车,蒙华铁路、吴定高速等项目进展顺利,西延高铁和绥德至延川、清涧至子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公路总里程2.1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由2012年的427公里增长到1095公里,实现县县通高速。浩吉铁路建成通车,西延动车开通运行,西延高铁、延榆高铁开工建设,铁路总里程达到600公里左右。中欧班列“延西欧”专列开行,开辟了延安水果生鲜产品国际运输新通道。延安南泥湾机场建成投运,省会城市通航率达到75%。建成南沟门水库、黄河引水和陕北至关中第二通道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城乡光网实现全覆盖,累计建成5G基站4760个,支撑保障能力明显增强。
县城承载能力不断提升。全市县城、重点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园区日趋配套完善,建成一批国家和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园林县城,36个重点镇和101个新型农村社区全部建成,黄陵、黄龙被命名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安塞撤县设区,子长撤县设市,12个县城建成区面积扩大42%,城镇化率由2012年51.6%提高到63.02%,增长了11.4个百分点。
黄陵、黄龙、富县、甘泉先后创建为全省县城建设示范县,延长、甘泉等被列为全省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成国家级重点镇17个镇,省级重点示范镇5个、文化旅游名镇5个,10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建设加快推进。县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人口聚集成效明显,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提升。
综合实力大幅跃升。2023年,实现生产总值2280.24亿元、居全省第5位,增长1.8%。(全国1260582亿元、增长5.2%,全省33786.07亿元、增长4.3%)。13个县区中生产总值达到400亿元以上县1个、200亿元以上县4个。三次产业结构为10.5:61.0:28.5。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564元,其中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3108元、16492元。城乡收入比2.61:1,较同期缩小0.08个百分点。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关于推进延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6710.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