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我市围绕工业、农业和文旅确定了11条重点产业链。为了解发展现状,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助推高质量发展,市委政研室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如下报告。
政策、项目和“双招双引”同向发力,夯实产业链发展基础
11条重点产业链中,4条农业链中有2条发展迅速,6条工业链中有3条增长成效明显,文化旅游产业链受疫情影响发展迟滞。2022年前三季度,全市完成生产总值1592.34亿元,同比增长5%。设施农业和苹果产业链发展成效明显,蔬菜产量103.86万吨,增长4.5%,苹果产量85.22万吨,增长7.4%,助力农业总产值达到127.32亿元,增长5.6%。煤炭电力、能源化工、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链发展势头良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5%,能源化工增长5.3%,采矿业增长7.2%,工业总产值达到1054.05亿元,增长4.5%。旅游综合收入1.01亿元,同比下降63.1%。整体上,产业链发展呈稳中有进势头,主要得益于“四个支撑”:
一是机制支撑。围绕11条重点产业链清单,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负责同志为双组长的产业链培育发展领导小组,按照“链长+专班”的领导机制,实行一条产业链一个工作专班具体推进,一套推进方案跟进落实,确保有人负责、有人推进、有人落实。各专班紧盯产业发展动向、政策导向,深入研究产业链的发展现状、短板弱项,准确掌握现有重点企业、重点平台、关键环节等情况,出台发展产业链的实施意见及推进方案。建立了不同产业链财政、保险、用地等方面的政策清单,完善调度、考核机制,实行月调度、季评估、半年通报、年度考核,推动任务落地见效。加强与高等院校合作,制定产业链发展全景图谱,建立产业发展选择决策机制。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技术需求,组建8个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实行全过程服务,构建科技特派员全产业服务体系。建成秦创原(延安)创新促进中心,加速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通过搭建创新合作平台、加速成果应用转化、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推进创新协同发展、提供政策支撑保障,按照“平台+人才+项目”的思路,发挥促进中心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桥梁与纽带作用,高效精准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需求100余项。
二是政策支撑。2022年8月,市政府根据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印发提升全省产业链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并结合实际,从支持产业链重点企业和重大项目、提升协同创新能力、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强化要素保障供给等方面,细化了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16条措施,明确新增工业用地优先投向投资强度大、附加值高、带动能力强的重大工业项目,省级下达的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中,重点向产业项目特别是制造业项目倾斜,新增用地指标的25%用于产业用地。产业链责任单位及时跟进,制定了《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的实施意见》《延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方案》《延安市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提升产业链发展水平的配套举措。一系列支持政策为大力提升全市重点产业链发展水平和竞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提供了政策支持和保障。
三是招引支撑。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同步推进。按照叩门招商、精准招商的要求,对产业链急需的重点项目和目标企业,主动出击,促成项目签约与合作;对已签约的各类投资项目,抓进度、抓质量,早建成、早见效。2022年新谋划论证项目134个、总投资800多亿元,洽谈推进项目75个、总投资314.62亿元,落地建设项目318个、总投资1428.11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77个、总投资573.43亿元。建立由行业领军人才领衔首席的产业链专家团队,吸收生产、加工、品牌、营销等方面高级职称以上的技术专家100多名,引进“两院”院士34人,建立院士工作站30个,为产业链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四是项目支撑。通过加快产业链项目谋划、包装和征集,实施并规划了一系列“链主”企业重点项目,在产业链发展上迈出坚实步伐。石油化工产业链,全市生产主要化工产品18种,产能实现568.5万吨,实际产量465.05万吨。全市炼油能力1020万吨,实际加工量916.72万吨,在现有炼化能力的基础上,实施了延长石油洛川轻烃综合利用、延安富县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延长石油油田伴生气资源综合利用等项目,总投资307亿元,正在规划实施的项目有延长石油10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延长油田永坪伴生气综合利用、志丹伴生气深加工综合利用、延川县碳四深加工综合利用等项目,计划总投资673.42亿元。全市已建成LNG项目9个、产能195万吨,年产量153.74万吨。煤炭电力产业链,建成年产200万吨焦炭、25万吨甲醇、10万吨液氨的黄陵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建成陕煤黄陵矿业煤焦化项目、火电装机140万千瓦的大唐延安热点厂和陕煤黄陵煤矸石低热值资源综合利用电厂,正在建设总装机469万千瓦的四大电源项目(大唐延安煤电项目、延安能源化工集团安塞热点联产项目、陕北—湖北特高压输电通道配套电源陕煤黄陵店头煤电项目、延长石油富县煤电项目)。能化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陕西延长石油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延安嘉盛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等12户产业链企业,推动全系列抽油机、抽油泵等石油机械率先实现集群化发展。2021年实现产值27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2亿元。新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链,依托彩虹(延安)新能源有限公司、天津中车风能科技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延川中电杆塔有限责任公司3户产业链企业,引进推广智能光伏组件、逆变器等产品和技术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辅助服务等储能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2021年实现总产值5.7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0.43亿元。医药健康产业链,依托延安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黄陵和福康药业有限公司、陕西益佳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等4户产业链企业,推动中药生产工艺创新,促进生物技术与传统工业融合,2021年实现总产值1.32亿元,2022年完成投资1.2亿元,新材料产业链完成投资0.92亿元。农业产业链,“3+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更加完备,粮食面积产量持续稳定在220万亩和70万吨左右,其中小杂粮常年种植面积41万亩;以延安苹果、洛川苹果区域公用品牌为主的优质果品基地达到331万亩,产量达到400万吨以上,建成105条苹果智能选果线,农产品冷气库贮藏能力达158.8万吨。陕西洛川苹果有限公司建成3万吨冰温立体气调库,实现了仓储保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是目前西北地区最先进的水果保鲜气调库;以生猪、肉羊为主的规模养殖场达到1783个,蜂群规模达到25万箱;以“南泥湾”瓜菜为主的设施农业基地达到26.9万亩,播种面积达到46.89万亩,是全省千亿级设施农业六大板块之一。农业产业链合计入库项目296个,落实项目72个,年度投资35.9亿元,已完成投资24.3亿元。
“短细旧散弱”是当前产业链发展面临的瓶颈和困难
全市产业链建设在质上有提升、量上有突破,但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不充分、招商引资力度不够、地方企业实力弱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调研报告:提升我市产业链发展水平的调研与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6729.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