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XX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心得体会(精品)

2025-09-17 07:03:5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近期,我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党的建设、生态文明、法治思想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并重温了总书记在XX的改革实践与启示。通过这次深入、全面的学习,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特别是对总书记在XX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里所展现出的改革魄力、为民情怀和务实作风,有了全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体会。作为一名乡镇基层的党务工作者,这段历史不仅是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指导我们当前工作的生动教材和行动指南。下面,我结合自身岗位,谈几点不成熟的认识和打算。

一、从“人才九条”到“雁归兴乡”解好乡村振兴的人才课题

重温总书记在XX的奋斗足迹,最让我触动的是他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面对发展困境,他力排众议出台了在当时极具突破性的“人才九条”,广纳贤才,为XX后来的腾飞储备了最宝贵的智力资源。这一历史创举启示我们,任何时候,发展的第一资源都是人才。

反观我们XX乡的现状,人才“引不来、留不住”的困境依然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最现实的瓶颈。青年人向往大城市,有技术的专业人才下乡意愿不强,村干部队伍也面临着知识结构老化、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的挑战。面对这一课题,总书记当年“拆掉围墙,八面来风”的开放胸襟和求贤若渴的务实行动,为我们提供了破解之道。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我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发文件、喊口号的层面,而应拿出当年XX“搭木板、请能人”的诚意和魄力。首先,要用好“乡情”这张牌,建立详实的“XX乡籍在外人才信息库”,主动联系,以情引才、以业留才,积极推动“雁归兴乡”工程。其次,要“不拘一格降人才”,破除唯学历、唯职称的观念。乡土人才,那些田间地头的“土专家”、熟悉市场行情的“田秀才”,同样是乡村振兴的宝贵财富。我们的党组织要做的,就是搭建平台,让他们有施展才华的舞台,有实现价值的渠道,有应得的荣誉和尊重。再者,要优化“软环境”。人才不仅需要待遇,更看重发展空间和干事创业的氛围。我们党务工作者要主动当好“后勤部长”,在子女教育、医疗保障、政策支持等方面提供“店小二”式的服务,真正营造出尊重人才、爱护人才、用好人才的浓厚氛围,让XX乡成为人才愿意来、留得住、能干事的沃土。

二、从“半城郊型经济”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走好生态优先的富民之路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在XX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上的心得体会(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18952.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