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属企业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生力军,持续推动自身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以新质生产力为强大引擎,助力全市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其面临产业定位不清晰、创新能级亟待提升、战略性人才储备相对不足等挑战。为此,需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构建产业链思维和生态链思维,持续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结构和产品结构,建立健全中长期创新激励机制,加快形成“科研创新—成果转化—产业孵化”的良性循环,为宁波乃至全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贡献坚实的国企力量。
宁波市属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宁波市属企业在实现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全面增长的同时,更加突出创新引领作用,通过聚焦主责主业,立足现有产业基础与发展方向,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人才需求、强科技支撑的新兴业态拓展延伸,着力构建现代化产业新格局。
发展路径向“新”而行。市属企业紧扣全市建设“全球智造创新之都”战略目标,双轮驱动推进产业升级:一方面加速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慧化、绿色化转型;另一方面重点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极,目前已实现九大战略性新兴领域全布局,并前瞻性谋划前沿新材料、未来智能、未来能源等未来产业新赛道,持续增强国有经济新动能。
创新平台多元布局。市属企业打破路径依赖,加强创新引领,累计获评市级以上研发平台及专家工作室50余个。具体表现为:纵向推进创新平台能级提升,积极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以及省级创新平台;横向拓展产学研协同网络,通过设立人才工作室、建设实践实训基地,发挥领军人才、高层次专家、劳模工匠等核心人才的创新引领和示范带动效应。
人才结构不断优化。市属企业深入实施人才强企战略,高专业化、高学历、高技能人才不断集聚,企业人力资源结构持续完善,为产业持续创新夯实人才基础。截至2024年,企业高级及以上职称员工占比近6%,引进培育宁波市高层次人才近300人,并通过博士后工作站等平台建设,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持续动能。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Xx国有企业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路径研究——以宁波市属企业为例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014.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