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素质是决定民营经济发展质量的关键因素。为贯彻落实市委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近期,市委政研室组织赴浙江、广东等地开展专题调研,深入学习了先行地区在推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先行地区推动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做法
以浙江、广东为代表的先行地区把民营企业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宝贵财富和赢得市场竞争的最关键因素,注重保护和弘扬民营企业家精神,倾听和解决民营企业家诉求,支持和引导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与民营企业家想在一起、站在一起、干在一起,建成了一支敢为人先、善于学习、勤于思变的优秀民营企业家队伍,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通过构建常态化、定制化的培训体系,推动民营企业家思想观念转变和知识结构更新。先行地区将企业家培训作为推动民营企业家开拓视野、转变观念、提升能力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一是注重常态化组织培训,打造学习型企业家队伍。将企业家培训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长期抓、反复抓,为民营企业家传递必须“终身学习”、“不学习就落伍”的强烈信号。比如,浙江省从2004年起就启动了针对民营企业家的素质提升工程,累计已超过20年,先后组织了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工程、民营企业家“百千万”培训工程(百名领军型企业家、千名成长型企业家、万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浙商名家成长行动、浙商薪火传承行动、科技浙商培育行动等专项培训,重点开展新发展理念、现代科技、现代金融、现代管理等知识培训,全面增强民营企业家发现机会、整合资源、持续创新、创造价值、回馈社会的能力。二是注重结合企业家迫切需求,针对性设置培训课程。民营企业家在参加培训上更加务实,通常持“有效果,出几万学费都行;没效果,出一千块都不肯”的态度。先行地区在培训课程设置上紧盯企业痛点难点,持续提升培训实效,获得企业家的广泛欢迎。比如,浙江省针对中美经贸摩擦组织专家为240余家重点涉案民营企业负责人详细讲解美国的出口管制和经济制裁等法律问题,宣讲企业信用保险和金融融资的扶持政策。东莞市针对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迫切需求,组织民营企业家围绕两化融合、数字化解决方案、数字化应用场景、个性化定制等服务型制造新业态开展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推动民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三是注重整合各类资源,丰富培训形式、建强培训平台。通过联合高校、“链主”企业、重点商协会、第三方服务商等,创新授课方式,建强培训平台。比如,杭州市设立“杭商学堂”,与国内一流高校合作设立专题教学点,开设规模型、成长型、初创班等主体班次,在为企业家提供培训的同时,促成了一批企业间共赢合作。温州市设立温州民营经济学院,开设亲清政商学堂等专题课堂,精准为企业家开展培训。特别是全国首创的亲清政商学堂,通过把政府部门负责人与民营企业家双方引进同一个学堂的形式,实现政府与企业“短期培训、长期服务”的效果,获得企业家广泛好评。泉州市创办“企业管理创新”名家讲坛,由优秀民营企业家分享创业心得和管理智慧,已成为泉州宣传推广企业先进管理经验、促进企业经营管理者跨界交流与学习提升的重要平台。
(二)通过建强商协会推动民营企业家成长进步。商协会承担着服务企业发展、反映行业诉求、加强行业自律的重要职责,是联系政府、企业、市场的桥梁纽带。先行地区注重通过加强商协会建设,把各类商协会打造成为民营企业家的大本营、扬声器、导师团。一是注重发展成员,帮助民营企业家找到组织。将商协会打造成为民营企业之家,积极发展会员,增强民营企业家的归属感。比如,深圳市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紧盯行业领军型企业家,通过打造服务口碑、开展实地走访等形式不断扩大会员规模。针对会员单位提供“3+2+X”服务(“投融资”、“市场开拓”、“管理培训”三大品牌服务,“政策服务”、“上市培育”两大抓手),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目前会员数量已突破5000家,会员企业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31家,约占深圳总数的30%。二是注重与政府协同,帮助民营企业家发出声音。强化商协会政企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定位,积极参与各类产业规划、政策制定,将民营企业家发展所需转化为政府政策所向。比如,深圳市在制定《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过程中,邀请深圳市新材料行业协会、深圳市产业园区协会、深圳市机器人协会等行业协会专家深度参与,极大增强了《意见》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温州市规定涉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重大经济决策和重要产业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必须充分征求与政策关联性强的民营企业家智库成员、行业协会和商会的意见。台州市邀请优秀商(协)会会长列席各级人大政协会议,要求市县政府在制定涉及民营企业及其经营者重大利益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或作出涉及企业重大利益的决策时,应当充分听取有关企业和商(协)会意见。三是注重优化服务,帮助民营企业家快速成长。商协会通过举办行业论坛、创新讲堂、企业家沙龙等活动,帮助企业家开拓视野、补齐短板、提升能力。比如,广东省网商协会开展“RCEP数字经济系列考察”、“RCEP主题活动周”等活动,组织企业家赴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等地与行业龙头、当地政府部门开展面对面交流,与当地商会签订合作备忘录,帮助民营企业家摸清当地市场发展趋势和消费群体特点,有效提升利用RCEP红利拓展海外市场的能力。深圳物联网产业协会利用协会的社会资本,建立多个技术服务联盟,形成蜂巢型结构,举办“自主创新大讲堂—物联网星火沙龙”,针对“数智新引擎、车联新未来”、“AIOT赋能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等主题进行案例讲解,进一步提升企业家抢抓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行业新“风口”的能力。
(三)通过弘扬企业家精神鼓舞民营企业家更加积极进取、奋发有为。先行地区注重在全社会倡树胸怀天下、敢闯敢干、聚焦实业、做精主业的企业家精神,引导民营企业家做爱国敬业的典范、守法经营的表率、创新创业的先锋、回报社会的榜样。广东省通过开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光彩事业贡献奖企业等荣誉称号评选,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家坚定理想信念,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台州市提出“优秀企业家是城市的英雄,企业家精神是城市的富矿”,通过设置民营企业家专属节日、选树优秀民营企业家典型等方式弘扬企业家精神,激励民营企业家聚焦实业、做精主业,推动企业、社会共赢发展。温州市设立全国首个法定“民营企业家节”,每届民营企业家节开幕式上发布当年温州民营经济发展“大事记”,举办年度温州入围中国民企500强企业授牌仪式和一系列特色惠企助企活动,已成为温州市民营企业家的一场年度盛会。湖州市不仅设立民营企业家节,还在民营企业家节开幕式上发布由民营企业家打分评出的湖州市营商环境“好案例”,由民营企业家上台为获奖政府部门颁奖,彰显了政企同心、双向奔赴的鲜明导向。
(四)通过精准贴心的服务提振民营企业家发展信心。良好的营商环境是民营企业家创新发展的坚实后盾。先行地区牢固树立“最大限度服务企业”的理念,把企业家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企业家的关切作为第一视角、把企业家的认可作为第一标准,通过建立面对面交流机制解决民营企业家急难愁盼问题,激励其稳定预期、重振信心。温州市建立“两个健康”政企恳谈机制,定期召开“政企圆桌会议”,聚焦营商环境、要素支撑、政策落实等共性问题,邀请党政领导、职能部门、企业代表、商会代表、第三方机构共商对策,形成问题收集、定期会商、协调落实、动态反馈工作机制,打造全国“党政部门领导与民营企业家面对面”活动示范点。台州市定期召开“亲清直通车·政企面对面”恳谈会,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出席,安排涉企部门、高校科研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与民营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交流,收集问题建议并提交“三服务”管理平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服务基层)和相应职能部门闭环处理,推动问题解决。
(五)通过专题成长计划支持新生代企业家队伍青蓝接力、薪火相传。坚持前瞻性思维、系统性谋划,将代际传承作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任务,结合新生代企业家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支持举措。泉州市重视对新生代企业家的政治关爱,建立新生代企业家人才库,及时推优入党、入组织、入平台。晋江市充分发挥政企互动作用,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行动“领航计划”、产业升级“启航计划”和博士助推产业创新升级“远航计划”,精准培育新生代企业家,从战略上引导“创二代”企业家顺利传承接班。温州市实施“青蓝接力”行动,建立完善“青蓝接力”数据库,选派新生代企业家到政府部门担任“亲清政商专员”挂职锻炼,进一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杭州市注重加强“新老杭商”全方位互动交流,专题举办杭州市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暨新生代企业家论坛,邀请宗庆后、汪力成等老一辈知名杭商围绕新生代企业家如何传承“杭商精神”做主题演讲,激励新生代企业家继承发扬浙商精神杭商精神,继续书写“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创业传奇。
二、对我市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启示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先行地区民营企业家队伍建设对我市的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078.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