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贤赋能陈家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2025-10-13 11:41:35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永顺县灵溪镇陈家坡村,作为“新乡贤赋能乡村振兴”的先行先试,发展成效显著,先后被认定为湖南省五星级休闲农业庄园、湖南省四星级乡村旅游区。本文基于乡村振兴的人才振兴视角,通过工作实践和多方调研,对陈家坡发展振兴的实践探索、经验启示进行研究。

一、现实背景

陈家坡于2017年开始蜕变,2021年趋于成熟,探索出“筹工筹劳建家乡、乡贤引领助发展、集体经济共繁荣”的陈家坡模式,陈家坡模式产生和发展,有其基本依据、政策条件和路径探寻。

(一)理论决策“寻路”: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全局性、历史性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在农业农村发展理论和实践上的一次重大飞跃,为新时代我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解决“三农”问题、全面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的行动指南。当前,农村治理环境日益复杂化,治理对象多元化,弘扬乡贤文化,发挥乡贤作用,既能延续乡情乡愁,又能吸引在外乡贤反哺家乡,凝聚发展合力,共同传承乡村文明,推动乡村振兴。

(二)政策条件“领路”:新乡贤回归的政策吸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这为我们解决乡村振兴人才难题提供了突破口。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乡贤文化。2015年、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创新乡贤文化,积极发挥新乡贤作用,弘扬善行义举,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各方人士服务乡村振兴事业。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多次强调要吸引社会各界投身乡村建设。州委在《关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重点突破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在实施“乡村育才聚才行动”上求突破,支持引导能人回乡、乡贤助乡、企业兴乡。近年来,永顺县坚持党建引领,探索建立“党建+乡贤”人才工作模式,以乡情乡愁为纽带,大力实施乡贤回归、乡贤人才、乡贤文化、乡贤治理、乡贤服务、乡贤示范等“六大工程”。从国家层面到县级层面,对于引导支持新乡贤投身于乡村振兴的政策吸引十分突出,为乡贤回归铺好了路,搭好了桥。

(三)乡风乡情“引路”:构建精神家园和家乡发展的现实需要

一是记住乡愁。树高千尺,落叶归根,故乡之恩,永远都是游子的至诚抒怀。在外经商多年的陈家坡人陈健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他看来,家乡是他心灵的依靠,情感的寄托。2016年清明节,他携妻回乡祭祖时,看到了一幅日渐“衰败”的景象,村寨脏、乱、破,人口老、弱、少。眼前的这一幕幕深深地击中了陈健一颗回馈家乡的赤诚之心:振兴陈家坡,留住家乡,记住乡愁。

二是家风传承。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导致我国部分人民的家族观念已经开始淡化,家族凝聚力逐渐减弱,乡村的亲情纽带面临着被拉扯的危机。作为商人的陈健,同时也是一位父亲,在他看来,老家的院子是家风传承的根,也是子孙后辈奋斗的魂,不能让其“根”在自己这一代消失,不能让其“魂”在自己这一代泯灭,要为家族的后代留下点什么,要为他们常回家看看做点什么。在留下乡愁和家风传承的激励下,新乡贤陈健下定决心要回到家乡,振兴自己的家乡。

二、主要做法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近年来,陈家坡以“三动”为抓手,一幅“竹在林中生、梅在竹中留、鸟在梅间鸣、人在画中游”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一)新乡贤带动,共画美丽乡村同心圆

崇文重教、斥资兴学是陈家坡的优良传统。依托乡贤文化、集聚乡贤智慧,陈健鼓励从陈家坡走出去的能人志士发挥乡贤动能,建设美丽家乡。

乡贤带动助发展。建设伊始,陈健个人先行出资20万元,打通了村道至陈家坡的瓶颈之路。自己出资请来挖机整理土地,请来专家进行规划设计,斥资200余万元打造了高端民宿“楠舍”,带领村民发展乡村旅游。在他的带动下,州人民医院医生陈群出资10余万元在陈家大屋旁依势打造水景观,陈杰、陈小红、陈小波等为助推乡村游,自己出资改造民宿。陈健等乡贤代表一心为家乡谋发展,众多乡贤出资出力、建言献策,支援家乡建设,陈家坡一步步的蜕变让村民都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乡贤为村民树立了标杆和榜样,进一步调动和激发了村民共建美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村民向心力也越来越强。

集体经济共繁荣。成立合作社,实行集体所有制。村民以田土入股,所有股份实行均等入股,29户村民全部入股,每股一万元,每户可入两股,不论户籍人口和土地多少,一律拿平均股,增人不增股,减人不减股,赢利后按股分红。有效减少利益矛盾冲突,村民干事热情大力提升,陈家坡“自力更生、共建共治”格局蔚然成风。

筹工筹劳建家乡。确立美丽乡村发展思路后,乡贤们带头拆除自家的附属房屋,平整土地后无偿交付给合作社使用。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参与,纷纷效仿。在县城居住的村民纷纷回到陈家坡,主动拆除自家的猪圈、厕所。村民内生动力得到有效激发,他们不等不靠,破土开荒、筹工筹劳,不计报酬、不拿工资,纷纷加入到砍渣、清淤、铺路义务劳动中来。陈健等一批带头人自掏腰包、发动募捐,筹资近300万元,带动越来越多的村民为村庄建设出工出力。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乡贤赋能陈家坡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与经验启示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56.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