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治理逻辑探析

2025-10-13 11:41:36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枫桥经验”是起源于1963年浙江诸暨枫桥镇“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就地解决”的基层治理经验。历经改革开放、社会转型等阶段,逐渐发展为“党建引领、人民主体、三治融合(自治、法治、德治)、四防并举、共建共享”的新时代治理模式。“枫桥经验”在新时代有新的发展和应用,对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一、党建引领:基层党组织在资源整合、政策落实中的核心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神经末梢”,承担政治引领、组织动员、服务群众等核心职能,在各项政策落地的关键环节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政策解读与宣传,确保群众理解政策意图;通过对政策执行过程的监督,确保党组织政策执行公平透明,推动政策柔性调整。在资源整合的维度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党建联盟、联席会议等平台,协调政府部门、驻区单位、企业等力量,整合政治力量。动员社区志愿者、乡贤、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整合社会资源。引入市场化手段解决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整合经济资源。新时代“枫桥经验”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策传导功能和监督与反馈功能,通过组织体系(党支部—党小组—党员)确保中央政策精准落地,避免“最后一公里”失灵,并通过“民情收集—问题上报—整改反馈”闭环机制优化政策实施,确保党组织监督政策执行效果。

二、多元共治:政府、社会组织、企业、群众等主体协同参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新时代“枫桥经验”强调党的领导下的多元协同。强调通过平等协商、资源共享、责任共担达成共同目标,突破传统的“政府单一主导”模式,实现基层治理过程中多方主体的利益协调、信任构建、规则共识、动态平衡。新时代“枫桥经验”将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和群众等主体的角色与职责进行划分,政府主导政策制定、资源统筹与监管,社会组织提供专业化服务,反映群众诉求。企业通过社会责任项目参与治理,群众通过议事会、志愿活动等渠道参与决策和监督,形成“自我管理”能力。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创新性在于,将党建引领与多元协同有机结合,既避免“无序参与”,又激活治理活力,为中国特色治理模式提供实践范本。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治理逻辑探析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59.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