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

2025-10-13 11:50:02 122
联系客服提示-笔宝写作文库

《决定》为下一步如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重要部署,指明了改革方向。

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

《决定》深入阐释和回答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什么改、往哪里改、怎么改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关于如何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决定》作出了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等一系列部署。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生态功能和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近日,生态环境部印发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管理暂行规定》,共提出36条具体要求,明确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方案制定发布、实施应用、调整更新、数字化建设、跟踪评估和监督管理等工作要求。此外,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纳入正在编纂的生态环境法典,为该制度强化法律支撑。

《决定》还在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方面,提出要建立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体系,推进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新污染物涉及行业众多,产业链长,需要多部门跨领域协同治理,实施全生命周期环境风险管控。同时,要将新污染物治理融入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去年3月,《重点管控新污染物清单(2023年版)》施行,明确了14种类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及其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针对重要流域,《决定》提出,推动重要流域构建上下游贯通一体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这就要求,重要流域上下游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按上中下游功能定位统筹谋划、合理安排有关项目。

此外,《决定》提出,落实生态保护红线管理制度,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进生态综合补偿,等等。

我国创造性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截至目前,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

近年来,全国各地逐步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探索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构建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如宁夏回族自治区积极探索“矿山修复+”“防沙治沙+”“小流域综合治理+”“盐碱地治理+”等多维修复模式,提升生态产品价值。

生态补偿机制也从同护绿水向共谋发展迈出一大步。《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已于今年6月1日正式施行。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世界上覆盖范围最广、受益人口最多、投入力度最大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针对如何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决定》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如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完善适应气候变化工作体系,构建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健全碳市场交易制度、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制度,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近年来,我国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陆续发布“双碳”目标下的“1+N”政策,加快发展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努力推动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追求。

为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前不久,生态环境部等十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实施方案》。日前,生态环境部组织编制的《全国碳市场发展报告(2024)》正式发布,展望了全国碳市场未来发展前景。

厚植绿色底色,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阅读全文
(想阅读完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请赞赏鼓励哦!
尚未有人赏赞,赶紧来一个吧
查看更多>>
请选择打赏类型
¥0.01
¥1
¥365
¥188
¥99.99
¥66.6
¥52
¥6.66
¥6
赏赞

分享: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为什么改,怎么改?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2180.html

相关内容
    热门推荐
    • 本周热门
    • 本月热门
        二维码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