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央、省、市党委关于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的总体部署和市委宣传部年度工作要求,我局对2023年至2025年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自查。通过对照任务清单、责任清单和问题清单,认真总结成绩经验,深入剖析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改进措施,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情况
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事关旗帜方向、事关根本安全。三年来,局党组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坚决扛牢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和工作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权和话语权,为推动全局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思想保证。
我局坚持党组统一领导、分管领导具体抓、科室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党组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班子成员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党组会议、民主生活会、年度述职报告的重要内容,形成了上下贯通、层层落实的责任体系。
三年来,共召开党组会议研究意识形态工作XX次,印发专项工作方案XX份,修订完善《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网络阵地管理制度》《风险研判和舆情应对预案》等制度文件,确保责任传导不断链、工作落实有抓手。
在学习教育上,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和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紧密结合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累计组织集中学习XX次、专题研讨XX场,开展警示教育、理论宣讲、研讨交流活动XX次。通过理论学习、案例研讨、心得交流等方式,引导党员干部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在阵地管理上,坚持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对网站、微信公众号、宣传栏、会议论坛等主要阵地实行清单化、规范化管理,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事一报”制度,确保内容导向正确、舆论氛围健康。
在风险防控上,建立意识形态领域季度分析研判机制,动态排查风险隐患,编发研判报告XX期,确保风险早识别、早预警、早处置。
总体来看,我局意识形态工作方向正确、体系完备、机制完善,但对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意识形态领域形势任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与薄弱环节,需要进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完善制度机制、强化工作合力。
二、存在问题
意识形态工作是常抓常新的政治任务,任何松懈都可能带来风险。经过深入自查、对照检查,结合近三年工作实际,我局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一)学习贯彻不深入,理论武装不扎实。个别党员干部存在“以会代学、以学代干”的现象,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不够系统深入,学习缺乏计划性和针对性。中心组研讨流于形式,交流发言照搬照抄现象仍然存在,学用结合的深度不够。部分同志理论联系实际能力不足,对如何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业务实践、推动工作落实还缺乏主动思考。
(二)责任落实不均衡,传导链条不畅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虽层层签订,但压力传导存在递减现象,个别科室“上热下冷”,部分干部认为这是宣传口的“分内事”,主责意识不强。述职述廉中涉及意识形态内容较少,民主生活会剖析深度不够,责任闭环管理机制尚未完全形成。
(三)阵地管理不规范,舆论引导不精准。对宣传阵地监管仍存在薄弱环节。部分网络平台更新不及时,内容同质化严重,缺乏思想引领性和感染力。“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严,宣传作品原创度不高,正面宣传和主题教育内容占比偏低。个别论坛、讲座、展览等线下活动事前报备不全,现场把关不严,存在程序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四)风险防控不系统,研判预警不充分。个别年度未按时组织全面风险排查,风险清单更新不及时。分析研判会议多停留在形式上,报告内容重总结、轻分析,对潜在风险研判不够精准。对突发舆情的响应速度偏慢,应急处置预案缺乏针对性、可操作性。干部队伍对网络舆情规律掌握不深,舆论引导专业水平有待提升。
(五)融合推进不深入,协同机制不健全。意识形态工作与业务工作存在“两张皮”现象,党建、纪检、宣传、网信等部门信息壁垒明显,沟通协同不畅。意识形态教育未能充分融入日常业务场景,宣传选题与政策解读、民生服务结合不紧密,思想引领的穿透力有待增强。
三、原因分析
问题的背后,是思想的偏差、责任的虚化、制度的惰性与能力的短板。经深入剖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根源。
(一)政治站位还不够高。

微信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本文标题:局机关近三年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问题自查报告(精品)
链接地址:https://www.bbxzwk.vip//index/article/detail/detail_id/423945.html
版权声明
作者原创,不允许二次传播,一经发现收回会员权益,追究法律责任。
微信订阅号
联系客服